X
举报专栏

合肥明确开发商和物业责任

发布日期:2012-09-17 浏览次数:3069

       小区安防系统能正常运行吗?二次供水是否畅通无阻?物业用房符合小区设计规范吗?……记者昨天获悉,《合肥市物业承接查验办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即将正式出台,其中对物业查验进行了详细规定。据了解,目前,很多小区公共设施由于没有规范地查验交接,一旦有损坏,物业公司和开发商责任纠缠不清,导致业主入住后很“受伤”。该细则的出台和实施,将有效遏制这一现象。
       内容:大事小情都要查清
       《细则》明确了承接查验的详细内容。一方面是物业共用部位,包括建筑物的基础、承重墙体、柱、梁、楼板、屋顶以及外墙、门厅、楼梯间、走廊、楼道、扶手、护栏、电梯井道、架空层及设备间等。
       另一方面是物业共用设施,包括道路、绿地、人造景观、围墙、大门、信报箱、宣传栏、排水沟、渠、池、污水井、化粪池、垃圾容器、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设施、休闲娱乐设施、人防设施、垃圾转运设施以及物业服务用房等。
       按照规范,查验小组由开发商、物业公司和合肥市房产局承接查验评审专家组成,成员为6人以上,三方成员应各占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一。与被查验小区的开发商、物业公司有利害关系的专家成员,不得进入该项目的查验小组,以保证查验的公平性。
       查验时间、项目名称、查验范围、查验方法、存在问题、修复情况以及查验结论等,都要形成查验记录,由参加查验的人员签字确认,并形成物业承接查验协议,交区物业管理主管部门备案。开发商不得以小区交付期限已到为由,要求物业公司承接不符合交用条件或者未经查验的项目。
       责任:从交接之日起明晰
       让业主最头疼的是,一旦有小区公用设施等出现损坏,开发商和物业公司往往互相推诿。《细则》对这一点作出明确。
       如果在查验中发现问题,物业公司应书面通知开发商,由开发商及时解决。如果开发商没有及时解决,导致业主人身、财产安全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一旦交接完成,自物业交接之日起,物业公司就应当全面履行合同约定的维修、养护和管理义务。如果因管理服务不当致使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毁损或者灭失,物业公司应承担责任。而如果物业公司擅自承接未经查验的新建住宅小区,或在实施物业查验活动中,没有认真履行查验责任,因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缺陷,给业主造成损害的,物业公司也要担责。
       约束:扣钱或拉入“黑名单”
       按照规定,新建住宅小区物业承接查验未备案的,或是备案后,物业承接查验协议中存在问题未解决的,合肥市房产局将对开发商的商品房预售资金进行适当扣留。
       如开发商、物业公司没有规范进行物业交接的,由所在区物业管理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仍不改正的,作为不良经营行为记入企业信用档案,并予以通报。物业公司当年只要发生一次,三年内不得参与前期物业招投标。
 
                                                                                                                                        (来源: 新安晚报)
返回顶部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13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