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3.2亿㎡待售面积压顶 部分房企消化需10年
发布日期:2012-12-04 浏览次数:2967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全国待售面积约为3.2亿平米,超过去年底的2.7亿平米,并一直维持在高位。房企去库存压力仍然很大,个别房企按今年的销售速度,所需时间甚至要达到10年。
全联房地产商会荣誉会长聂梅生认为,待售面积过多,会使企业将资金积压在上面,无力增加土地储备。
据国泰君安报告显示,目前市场的存货继续攀升,总体去库存化情况略差于2008年和2011年末。2012年上半年行业的去存货化周期为2.6年,高于2008年第三季度的2.4年、2011年底的2.5年。值得注意的是,一线城市的去库存化情况明显好于二线城市。报告显示,一线城市为2.4年,二线城市则达到3.7年。聂梅生表示,这是因为二三线城市房企积累的待售住宅太多,在这一轮刚需释放完之后,就会出现乏力的现象。
据国泰君安一份报告显示,根据2012年各房企中报数据统计,万科、保利、金地等房企的去化时间为2-3年,也就是说消化掉企业目前所有可售面积需要的时间,2-3年的水平是一个比较正常的周期。而泛海建设的去化时间则高达10年之久,万科的存货增速超30%,保利的存货增速为20%左右。
“如果房企的大量资金积压在待售房上,就要非常小心。现在,一些大开发商甚至会有100亿的资金压在待售房上。一般来说,企业压在待售房上的资金比例为15%-25%比较合适,如果占企业资金的三分之一,资金就会面临比较大的压力,企业也就无力做其它的事情。”聂梅生表示。
目前来看,去化时间比较正常的保利、万科、金地等房企都在今年大量增加土地储备,保利今年用于土地储备的资金高达286.3亿元,万科则为267亿元,是今年房企用于拿地金额的前两位。
聂梅生认为,保利等房企拿地比较猛是因为今年的去库存速度比较快,需要补充土地储备。而10月份土地购置面积环比为-18%,实际上是不少房企因为待售面积比较多,积压了一部分资金,房企扩张的积极性就不够,这也是投资增速同比去年仍然下降的原因。
虽然从今年前10个月的数据来看,不少大房企已经完成或超额完成了销售任务,但是房企的存货值仍处于不断上升之中。
(信息来源:腾讯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