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魏武路西延或“引”出三环线 徽州大道或延伸至桐城
发布日期:2014-02-28 浏览次数:2979
据悉魏武路(蒙城北路至新206段)工程开始进行设计招标,道路全长约18km,拟按一级公路标准来建设。安徽两会,省人大代表夏吉国建议如果徽州大道能从庐江延伸至桐城,一定能更好地发挥桐城“合肥经济圈南翼城市”的功能定位。
合肥魏武路西延或“引”出三环线
该项工程开始设计招标,将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
城北的魏武路有望继续西延一大段,或许这将为未来合肥勾勒三环线路网打下良好基础。昨日,记者获悉魏武路(蒙城北路至新206段)工程开始进行设计招标,道路全长约18km,拟按一级公路标准来建设。
专家呼吁应打通三环线
由于车流量不断增加,合肥现有一环、二环交通压力也不断增加,尤其在交通高峰期。而纵观合肥交通现状,一环、二环只框定了合肥中心部位,二环外放射状的高架桥、快速路正在建成,快速路之间缺少主干道路进行贯通式串联。
合肥不仅仅有一环、二环,或许还将有三环。近期合肥市有专家就曾公开建议,“合肥未来要进一步发展,还要打通三环。”相关专家还给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合肥三环基本路线图。其中,南边的方兴大道、东边的龙兴大道、西边的206国道,以及北边的魏武路,可以构成合肥的三环框架,围合面积可达到近千平方公里。
魏武路西延或打下基础
要形成三环,必须将以上四条道路贯通串联起来,而现状是目前不少道路不是连续的,要建成三环的大框架还要经过较长的时间和付出不小的努力。“现在的魏武路,作为北二环外合肥东西向一条动脉,只是把蒙城路和新蚌埠路联系起来了,放射面覆盖力还不够广。”建设部门的相关人士说。
此次展开设计招标的魏武路,由东向西规划从蒙城北路至新206段,全长约18km,起点位于蒙城北路与魏武路交口,终点接新206。沿线主要控制点包括:蒙城北路、滁河干渠、老206、合淮阜高速公路,终点在新206。该项目拟按一级公路(双向6-8车道)建设标准设计(穿越城镇段按城市道路标准设计),一般公路路段路基宽32米,穿城镇路段40-60米;工程投资约10.8亿。未来,随着魏武路的不断延伸和完善,或许将为合肥二环以外打造更通畅的路网打下基础。
盼徽州大道早点延伸至桐城
建议桐城纳入“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
盼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
能否让桐城市加入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省人大代表夏吉国的这个心愿很迫切。夏吉国说,桐城先后被授予了全省首家科技工作示范县(市)、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省知识产权强县(市)示范市、中国输送机械名城等光荣称号,并连续多年被科技部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2013年,桐城经济开发区升格成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桐城素有穷不丢书的崇文重教传统,人力资源丰富,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已经培养出12位两院院士。”夏吉国说,这也为桐城市自主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除了独特的创新资源优势,桐城创新氛围也日益活跃,在安庆地区率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为推进自主创新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013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2.3亿元。桐城已经先后与中科大、上海交大、北机所等省内外100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技术协作关系,建立了武汉大学等产学研基地12家,为推进自主创新注入了强劲动力。因此,夏吉国建议,将桐城纳入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这能够充分发挥合芜蚌试验区的带动辐射作用,利用其重要经验与成果,探索县域经济发展的新道路,推进桐城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与经济转型发展。”
夏吉国还建议,如果徽州大道能从庐江延伸至桐城,一定能更好地发挥桐城“合肥经济圈南翼城市”的功能定位。
做为合肥经济圈产业配套承接、文化旅游、农特产品加工、科技成果转化实验、产学研合作五大基地,目前,桐城市与合肥市的主要交通途径为合九铁路、沪蓉高速(合肥至桐城)和G206国道。“但是,这已远远不能满足当今经济圈高度融合的现实需求。”在夏吉国看来,如果徽州大道能从庐江延伸至桐城,将会有力促进桐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能更好地实现桐城市在合肥经济圈中的功能定位。
根据2012年7月9日合肥市政府、安庆市政府和桐城市政府共同签署的《合肥-桐城合作发展备忘录(2012年)》基础设施建设内容和要求,夏吉国建议,加快推进徽州大道从庐江延伸至桐城段,并且,按照省道一级公路双向六车道标准建设。
(来源:365房产网合肥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