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举报专栏

四季度土地市场仍将平稳运行

发布日期:2012-10-29 浏览次数:2991

       第三季度房地产和住房用地供应量出现一定程度回升,但全面反弹动力不足,未来土地市场仍将“稳”字当头,预计不会产生异常波动。10月11日,在国土资源部法律中心组织召开的座谈会上,多位业界专家认同上述观点。
  第三季度房地产用地供应量有所回升,但符合供地规律
  据国土资源部最新监测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全国房地产用地供应4.43万公顷,相当于上半年总量的74.2%,其中,住房用地供应3.06万公顷,相当于上半年总量的75%。前三季度,全国房地产和住房用地供应量分别为10.4万公顷和7.14万公顷,同比分别减少12.5%和减少19.1%,与上半年相比,二者降幅分别收窄了2.5和2.6个百分点。今年前三季度的房地产用地供应量虽较2011年同期减少约一成,但与2010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住房用地供应量相当于前五年同期平均供应量的1.25倍。
  2012年第一至第三季度,房地产用地出让面积8.30万公顷,出让价款1.37万亿元,同比分别减少17.0%和29.9%。其中,第三季度房地产用地出让面积3.50万公顷,出让价款5944亿元,环比分别增加40.7%和50.2%,同比分别减少6.9%和17.0%。前三季度,房地产用地出让均价1647元/平方米,同比下跌15.5%。
  专家认为,上半年供应减少助推后季增幅扩大,第三季度土地供应量增加,这与历年“前低后高”的供地规律基本一致。中国社会科学院杨重光研究员表示,从供地规律看,房地产用地供应保持前低后高的基本态势,上、下半年大体维持4∶6的供应比例,每年第三、四季度为供地“高峰”时期。另一方面,上半年房地产用地供应量同比有所下降也是造成第三季度供应增加的主要原因。而供应总量增加和供应结构调整则导致第三季度房地产用地出让价款环比有所增加。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邓郁松研究员指出,进入第三季度,各地加大房地产用地供应量从短期来看能够缓解土地市场需求压力,从长期来看也有助于改善供求预期,调节未来1~2年或更长时间的房价。
       土地市场略显偏冷,局部回暖,尚不具备全面回暖基础
  尽管今年上半年房地产和住房用地供应较为低迷,但目前市场已供土地完全能够满足建设需要。中国农业大学朱道林教授介绍说,2004-2011年,全国住房用地累计供应56.24万公顷,年均住房用地供应7.03万公顷,基本满足了城镇化对住房建设的需要。此外,房地产用地供应速度也基本适应房地产市场消化能力。从历年住房用地供应和商品房销售对比情况看,住房及商品住房用地供应折算后的累计可建筑面积大于同期商品房竣工和销售面积。另有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9月,全国未竣工住房用地约35.33万公顷,相当于近三年全国住房年均供应量的3.7倍。
  另据监测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1.95万公顷,同比增加7.7%,占住房用地比例达到27.3%,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6.8个百分点,数量和占比均创历史新高。截至9月底,全国18个省(区、市)保障性安居工程的用地落实率已超过100%。
  在多位专家的眼中,今年房地产和住房用地供应基本保持平稳,土地市场仍然略显偏冷,局部回暖:前三季度,全国房地产用地供应总量降幅虽有所收窄,但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住宅地价基本稳定,同比增幅持续放缓,第三季度全国105个主要监测城市的住宅地价虽同比增长1.03%,但较上一季度下降了0.74个百分点,同比增幅已连续五个季度回调;土地供应中流标流拍多于去年,前三季度全国房地产用地流标流拍率为8.3%,其中,住房用地流标流拍率为8.9%,同比上升4.0个百分点;高价地数量减少且溢价率大幅下降,第三季度各地上报已成交的房地产异常交易地块宗数同比跌幅为74.8%。
  预计未来后市如何?专家们一致认为,短期内,土地市场尚不具备全面回暖的基础,地价上涨乏力。预计第四季度,土地市场运行将会以“稳”为主要特征,土地供应将会维持今年一季度以来的逐季递增的态势,地价将保持环比稳中略升的走势。
                                                              
                                                                                                                                   (来源: 中国国土资源报)
返回顶部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13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