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型城镇化的几个误区
发布日期:2013-04-27 浏览次数:4089
“城镇化”在十八大后成为各界讨论的热点,不出意外,在未来十年会成为纲领性经济政策。但是怎样看待城镇化,社会上存一些误区,如认为:城镇化就是城市化,城镇化就是房地产化,城镇化就应该政府来一手操办,城镇化就是实现城市消灭农村。其实,人们并不是不明白中国城镇化的真正内涵,而是被城镇化背后涉及到的利益再分配绑住了手脚。
城镇化≠城市化
在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有两个陷入分歧或者有时被混淆的概念:城镇化,还是城市化?
城市化是大规模的城镇成为城市的过程,而城镇化是乡村人口集中后成为城镇的过程。聚焦于各类大中城市和城市群,是对城镇化的误读,中国应该走一条适合国情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中国现在有7.1亿城镇人口,可是我们只有658个城市,另外还有近两万个建制镇,建制镇平均人口1万多。按照国际上一般对城市的认定,我们所有的建制镇的镇区都可以叫做城市。可是在中国,建制镇的统计范畴是属于农村,隶属于城市的管辖。如果我们提出“城市化”,在中国这种国情下,各级城市政府会利用自己管理上的资源优势,使得生产要素走向更多地向城市倾斜,把自己的城市越做越大。
新型城镇化要防止‘大城市病’。北京市目前常驻人口已达到2200万,大大突破了原先提出的“2010年将常住人口控制在1600万左右的目标”。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用水紧缺等“大城市病”的出现不仅影响了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降低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凸现了中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不可持续风险。
城镇化≠房地产化
目前,不少地区的城镇化发展以房地产化为带动,没有制造业和服务业为支撑,没有产业就没有就业,所以往往只见空城不见人,使得城镇化与产业发展脱节,阻碍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新型城镇化要防止“有城无市”的过度房地产化。新型城镇化,不仅让城镇里有生产,还要有生活。
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红利的问题。在城镇化过程中,一些地方急功近利,使大量村庄被毁灭,大量农民被上楼,大量农村被城镇化。防止城镇化变成“房地产化”,需要从根本上控制地价,使房价回归合理价位。高房价不仅是农民进城的高门槛,也制约了城镇化内需潜力的发挥。
城镇化≠政府的城镇化
我们当前的城镇化都有很明显的政府烙印。比如,各地的城镇建设都差不多,如同一个模子里出来的,单调,缺乏多样性和人文特征,原因就在于作为政府,其思路、动机和行为在各地大致都是差不多的,你让没有差别的政府去搞城市化,作为他们的“产品”的城镇自然就大同小异了。
政府能造物理意义上的“城”,搞硬的基础设施建设,但是,城镇化绝不只是硬建设,城镇化更多的是社会的成长,也是社会成长的体现,光有城,没有社会,不是城镇化,在这个社会建设方面,政府的介入,很有可能会有阻碍作用。新型城镇化,应该把民众享他们自己的政治生活,参与公共治理作为主要的内容,起到化解和分解社会矛盾的作用。
城镇化≠消灭农村
城镇化是市场力量的结果,我们不能为了城镇化而城镇化,不能为了城镇化而去消灭农村,城镇和农村不是对立的,在台湾、日本和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旅行,经常看到乡村和城市和谐共处,融为一体,而看不到它们相互之间的紧张关系,这是理想的状态。
总之,针对当前国内对城镇化的误读,中央政府应对“城镇化”的概念做一个清楚界定,除了对基本原则的阐述,比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指出的原则,城镇化是有质量的、新型的、环保的等,还应通过各种具体政策对“城镇化”进行界定,比如要用信贷及税收政策等经济杠杆而不是政府行政干预的手段,对住房市场的性质进行规定、对住房需求进行区分,再比如明确农民市民化的实现途径,出台这方面的具体政策等。尽管这些政策不能够立即实施,但起码得给市场一个较为明确的预期。只有这样,整个市场对新型城镇化才能有一个清楚的概念,国内住房市场也就不会被少数既得利益集团所左右,如果中国新型城镇化陷入误区,那么要让真正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起来将要付出沉重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