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举报专栏

合肥新型城镇化试点方案出炉 逐步实现公积金全覆盖

发布日期:2015-10-06 浏览次数:3595

    合肥市计划到2017年,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机制基本建立;到2020年,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将基本建成。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全面推进住房公积金扩面、逐步取消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定点学校……日前,市政府第54次常务会原则通过《合肥市新型城镇化试点实施方案》,提出围绕“人、地、钱、规划、建设、管理”,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放宽城区落户条件

    户籍制度改革将加快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实施方案》提出,进一步放宽城区落户条件,在城区合法稳定就业达到一定年限并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同时按照国家规定参加城镇社会保险达到一定年限的,可以申请登记常住户口。同时,取消农业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建立与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相适应的就业失业登记管理、教育、住房、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卫生计生、土地以及人口统计等配套政策,逐步实现城乡居民社会福利一体化。落实居住证制度,对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逐步在子女就近入学、申请保障性住房、参加城镇职工社保等公共服务和社会事务方面享受“同城同待遇”。

    逐步实现住房公积金全覆盖

    在住房保障方面,将深入推进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并轨运行,通过提供公共租赁住房或发放住房租赁补贴方式,保障在城镇稳定就业且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基本住房需求。同时,全面推进住房公积金扩面,在非公有制企业落实住房公积金制度,逐步实现住房公积金政策全覆盖。

    未来,居民出行将更加顺畅。《实施方案》提出,加快推进轨道交通1~5号线建设,力争到2020年,运营里程达170公里,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架的公共交通网络化体系。规划建设慢行设施,增加公共停车泊位。让市民出行便利的同时,空气环境也能大大改善。届时,将全面启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到2020 年,PM2.5较2015年下降10%,力争城市空气优良率达70%以上。(来源:合肥日报)

返回顶部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13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