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5-01-31 浏览次数:3064
2014年下半年开始,地产大佬们在金融、互联网领域的扩围,已将这一特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房企进入金融业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控股或入股银行。2013年包括万科、绿地在内的多家房企入股城市商业银行,并在2014年初内形成趋势。“将来房地产市场,没有几千亿元的融资平台,你只是一个打工者。”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曾这样说过。
有人评论说,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商业模式变化、金融行业“混业经营”以及产融结合的推进,房企金融战略的升级将成为趋势。不过,城商行规模、融资量均较小,入股银行更多只能是小范围布局。而进入2015年,房企的金融版图有了更丰富的内容。
2015年1月份以来,万达联手光大安石、嘉实基金、四成信托、快钱公司4金融公司布局万达广场、绿地将与马云、中国平安合作打造金融产品“地产宝”、东原地产牵手平安不动产、泛海控股拟购海外券商时富金融与内地险资民安财险股权……诸如此类金融资金与房企的联姻,使得房企从原来单纯的债务方变成了与金融资产平起平坐的合作方,既融得了可以长期使用的资金,也分享了金融牌照带来的业务拓展。
而对于银行、保险、私募、证券等金融资产而言,房地产行业虽然进入了白银时代,但收益回报仍然可观,尤其在2015年,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资产证券化逐步推进,摩拳擦掌于分享商业地产政策红利的资本方,与房企合作是一条不错的捷径。
互融,已成为行业趋势。拥有更多金融资产的房企,才能走得更远。
(来源:中国地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