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举报专栏

关于对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责任主体的处理意见

发布日期:2012-08-30 浏览次数:3051

       根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工资问题的若干意见》和《安徽省防止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管理办法》以及省市相关文件规定,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建设领域农民工维权工作的意见》(合建维[2012]1号)文件精神,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有效治理和预防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现就建设领域各方责任主体发生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提出如下处理意见:
       一、因项目建设单位未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造成拖欠农民工工资的
       1、对建设单位进行网上曝光,停止其在建项目的施工、质量验收等各类备案,限制其新项目开工;
       2、对总承包企业(或专业承包企业)通报批评一次;
       3、对项目经理、劳资专管员分别记不良行为记录一次。
       二、因合同纠纷造成拖欠农民工工资的
       1、对总承包企业(或专业承包企业)通报批评;
       2、对劳务分包企业通报批评,视情节限期整顿(3-6个月);整顿期间,停止承接新的项目。
       3、对劳务分包企业法人代表,记不良行为记录一次。
       三、因总承包企业拖欠劳务工程款造成拖欠农民工工资的
       1、对总承包企业进行网上通报、记不良行为记录一次;视情节限期整顿(3-6个月),整顿期间停止申报企业资质升级和增项;并限制在肥开展建筑经营活动;
       2、对劳务企业记不良行为记录一次;
       3、对项目经理、劳资专管员分别记不良行为记录一次。
       四、因总承包企业(或专业承包企业)管理混乱,造成拖欠农民工工资的
       1、对总承包企业(或专业承包企业)进行网上通报,记不良行为记录一次;并限期整顿(3-6个月),整顿期间停止申报企业资质升级和增项;外来队伍停止在肥承接新业务;
       2、对项目经理、劳资专管员分别记不良行为记录一次;情节严重的,限制项目经理在肥执业活动。
       五、因劳务分包企业管理混乱,造成拖欠农民工工资的
       1、对劳务企业进行网上通报、记不良行为记录一次;限期整顿(3-6个月),整顿期间停止在肥承接新业务;
       2、对总承包企业记不良行为记录一次;
       3、项目经理、劳资专管员分别记不良行为记录一次;情节严重的,限制项目经理在肥执业活动。
       六、对恶意讨薪行为的处理意见
       1、对恶意讨薪(是指企业或个人以讨要农民工工资名义,谎报工程量或用工人数,索要工程款、材料款及人工工资,制造群体性事件,给社会造成恶劣影响的行为)的班组长、实际承包人、工程负责人等,列入信用管理“黑名单”;凡列入信用管理“黑名单”人员,各相关单位在两年内不得在建筑活动中招募使用,否则将追究用人单位的责任;
       2、对具有行业从业资格的恶意讨薪人员列入行业管理“黑名单”,并报请发证机关吊销其从业资格;
       3、总承包企业应收集恶意讨薪行为的相关证据,报送公安机关立案查处。
       七、因责任主体管理不善、处理不当而引起的群体性事件,对责任单位的处理意见
群体性事件是指因责任主体管理不善、处理不当引发5人以上的人员在公共场所进行围堵交通、游行或违规越级上访、制造极端事件产生恶劣社会影响的行为。
       1、因建设单位未按合同履行义务,造成群体性事件的,对建设单位进行网上曝光,停止其在建项目的施工、质量验收等各类备案,限制其新项目开工;
       2、对总承包企业(或专业承包企业)进行网上通报批评、记不良行为记录一次;限期整顿(3-6个月),整顿期间停止申报企业资质升级和增项;限制其在肥开展建筑经营活动;对年度内出现两次以上(含两次)不同项目的群体性事件,报请发证机关吊销企业资质;对外来队伍吊销《进肥备案登记证》,清出合肥建筑市场,两年内不得进肥开展建筑经营活动;
       3、对劳务企业进行网上通报、记不良行为记录一次;限期整顿(3-6个月),整顿期间停止申报企业资质升级和增项;限制其在肥开展建筑经营活动;对年度内出现两次以上(含两次)不同项目的群体性事件,将吊销企业资质;外来队伍吊销《进肥备案登记证》,清出合肥建筑市场,两年内不得进肥开展建筑经营活动;
       4、对总承包企业(或专业承包企业)和劳务企业法人代表、企业劳资专管员及企业维权负责人予以通报批评,记不良行为一次;
       5、限制总承包企业(或专业承包企业)项目经理在肥执业活动,必要时报请发证机关吊销其执业资格;
       6、限制劳务企业相关执业资格人员在肥执业活动。
 
                                                                                                                                (来源:合肥建设网)
返回顶部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1394号